一头部企业案例:深圳威逊文化体育产业集团
1. 核心业务板块
赛事运营:依托国际化团队打造专业赛事体系,深度整合体育名人资源(如林丹羽毛球俱乐部郑洁国际网球俱乐部),承办省级及以上大型赛事(如广东省青少年网球排名赛中国银行“林丹杯”系列赛)。场馆运营:管理深圳大沙河体育公园宝安龙泉体育园等超40万平方米场馆资源,提供赛事场地支持。群众体育:开发职工体育社区体育活动,协办“全民健身节”等大众赛事。2. 战略定位
![深圳赛事公司 深圳赛事公司]()
以“文体全产业链服务运营商”为目标,推动“体育+”模式,整合培训场馆赛事资源形成协同效应。
二行业现状与政策支持
1. 市场规模与增长
2023年中国体育赛事运营市场规模达427亿元,深圳作为核心市场之一,依托政策推动持续扩容。电子竞技马拉松等新兴赛事增速显著。2. 政府主导型合作模式
“政府搭台市场运作”:深圳市政府通过《十五运会深圳赛区规划》等政策,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与资金支持。例如2025年深港马拉松测试赛由深圳市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联合主导,企业承接执行,实现了跨境无感通关智慧安保等创新。赛事专项资金倾斜:2025年深圳计划修订《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办法》,重点扶持数字创意高端体育赛事运营等领域。3. 国际赛事机遇
深圳2025年将承办十五运会部分赛事,并计划引入国际邮轮航线开发“湾区海上游”低空跨境旅游(如eVTOL飞行体验)等创新项目,为赛事公司提供增量空间。三未来赛道机遇(对标政策规划)
1. 科技赋能赛事
悟空·体育平台深圳推动AIVR技术在赛事中的应用,如人脸识别核验无人机跟拍直播等,技术服务商可切入智慧赛事解决方案赛道。2. 国际化与低碳转型
政策要求赛事活动突出“绿色可持续”(如环保材料应用节能减排),并鼓励引进国际高奢酒店品牌提升配套服务(2025年深圳计划新增10家高端酒店),衍生出赛事绿色认证高端接待服务等需求。3. 跨境赛事常态化
深港马拉松测试赛成功验证跨境联办模式,未来或复制至帆船自行车等赛事,具备两地资源的公司更具竞争力。四本地活跃赛事示例
1. 2025深港马拉松测试赛(2月23日)
首条跨深港赛道(深圳湾口岸-香港元朗),采用“分段裁判+医疗接续保障”机制,由政企联合运营。2. 深圳五园越野赛(2025年4月13日)
串联塘朗山银湖山等五大公园,设30公里/20公里组别,ITRA积分认证赛事,由户外品牌与平台联合主办。行业挑战与建议
挑战:跨境协调成本高技术迭代快(如AI裁判系统需持续更新)。建议:关注政府招标项目(如市级职业技能竞赛),强化“科技+低碳”能力;拓展“赛事+旅游”产品链(如邮轮联票工业旅游线路)。深圳赛事企业可借政策东风,通过技术差异化与跨境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,同时需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以适应行业变革。